投资热线

0431-81187096 / 81187098

  政务大厅服务热线

0431-81187301

首页>动态信息
位置: 首页>动态信息

动态信息

动态信息

当前位置 : 首页>动态信息
五年同行路 笔墨话成长 | 三间教室的春天——我与示范区共成长的五年

发布时间:2025-07-06 08:52:28来源:

三间教室的春天——我与示范区共成长的五年

中韩示范区文德中学

王雪

清晨的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进教室,我在黑板上写下《春》的课题时,手指突然停在半空。这个位置,在晨光中学的黑板上会碰到课程表,在二十七中的黑板上会撞到裂缝,在幸福中学的黑板上则是放板擦的地方。底下穿蓝色校服的张大丫“扑哧”笑出声来:“老师,您又忘了,现在黑板可大着呢!”

五年了,我依然会不自觉地在这个位置停顿。就像我办公桌上那盆从晨光中学带来的绿萝,虽然在新校园里枝繁叶茂,但缠绕的藤蔓总朝着老校舍的方向生长。

第一年的开学典礼上,三所学校的孩子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校服,像三条不同颜色的小溪汇入新校园。做课间操时,操场上乱成一团:晨光的学生习惯性做伸展运动,二十七中的孩子在踢腿,幸福中学的学生愣在原地不知所措。体育老师老赵急得直跺脚,最后干脆关了音乐:“今天先自由活动!”

示范区的支持让我们的教学条件焕然一新。第一次使用实验室时,原来幸福中学的李老师感叹:“这些器材我以前只在杂志上见过。”而当我们带着孩子们在新操场上体育课时,老赵说:“这帮娃娃终于不用在水泥地上摔跟头了。”

最让我感慨的是那年冬天的暖气。以前在晨光,我要提前一小时到校生炉子;在二十七中,我们得用报纸糊窗户;在幸福中学,孩子们要轮流抱着热水袋上课。现在,看着孩子们围在崭新的暖气片旁读书的样子,穿红校服的刘星突然说:“老师,这暖气真热,比俺家烧炕还暖和。”我望着窗外示范区的高楼,突然觉得,这就是发展最温暖的意义。

课堂也在悄然变化。讲《苏州园林》时,我们会带学生去示范区看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融合;教《少年中国说》时,孩子们会讨论示范区的发展规划。去年,我们和示范区企业开展了“小小讲解员”活动,让农村孩子第一次站在高科技企业的大厅里朗诵自己写的作文。

五年过去,现在走在校园里,已经分不清哪些孩子原来来自哪所学校。教师办公室里,我们常常为一道题的讲解方法争论不休。上周教研会,我们甚至创编出了融合三校特色的新教案。

教室后面的文化墙上,有幅画特别醒目:三棵小树共同生长在一片沃土上,树下写着“晨光·二十七中·幸福——我们的根”。是啊,这五年,从三所农村学校到文德中学,不过三间教室的距离。这点距离,装下了暖气片、多媒体、塑胶跑道,装下了我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变化。但每天早上站在教室门口,看着那些跑进教学楼的孩子,我知道,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——就像他们红扑扑的脸蛋,就像我手里那本被三所学校的粉笔灰染白的教案本。

傍晚离校时,我总要看一看远处示范区的灯火。那些明亮的窗户里,或许就有我们曾经的毕业生。他们有的进入示范区企业工作,有的考上了重点高中,但无论走到哪里,他们都会记得,在这三间教室的距离里,有过怎样温暖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