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热线

0431-81187096 / 81187098

  政务大厅服务热线

0431-81187301

首页>动态信息
位置: 首页>动态信息

动态信息

动态信息

当前位置 : 首页>动态信息
五年同行路 笔墨话成长 | 见证中韩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五年历程

发布时间:2025-07-03 08:34:15来源:

见证中韩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五年历程

中韩示范区科技工信局

郭虹兵

时光荏苒,如白驹过隙,自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正式揭牌成立,已悄然走过五个春秋。在这意义非凡的五年里,我有幸以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的参与者身份,深度见证并全身心投入到示范区科技创新从无到有、由弱渐强的伟大蜕变进程之中。这五年,于我而言,是与示范区共同成长、相互成就的难忘旅程,每一个日夜的拼搏,每一次难题的攻克,都镌刻下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坚实印记。

//
初启征程:构建创新基石

示范区初立之际,科技创新领域恰似一张亟待描绘的白纸,基础设施匮乏,创新资源稀缺,相关政策也尚在摸索构建之中。面对这一艰难局面,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憧憬,毅然踏上了科技创新的拓荒之路。首要任务便是搭建创新平台,因为这是吸引创新资源汇聚的关键所在。我们四处奔走,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,全力推动产业创新基地、健康食品产业园、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。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,一座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拔地而起,为各类企业的“拎包入住”创造了便利条件,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理载体。

与此同时,政策扶持体系的建立同样刻不容缓。我们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导向,结合示范区的实际需求,精心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政策措施。从企业研发投入补贴到创新人才奖励,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,每一项政策都旨在为企业和创新者们注入强大动力,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与活力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,政策的细节制定需要精准平衡各方利益,确保既能达到激励效果,又符合示范区的长远发展战略。记得在制定研发投入补贴政策时,为了确定合理的补贴比例和范围,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,组织了多轮专家论证和企业座谈会,力求让政策真正惠及有需要的企业,引导他们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

//
成长奋进:激发创新活力

随着创新平台和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,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入驻示范区。这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,也带来了更为艰巨的挑战——如何充分激发这些创新主体的活力,让科技创新真正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我们深知,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。于是,我们积极主动地牵线搭桥,推动区内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。我们组织了多场产学研对接活动,邀请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走进示范区,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需求,与企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,共同探讨合作项目和技术难题解决方案。通过这些活动,成功促成了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。

在推动产学研融合的同时,我们还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。建立了“科技型中小企业—高新技术企业—科技领军企业”的梯度培育体系,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,制定个性化的培育方案,提供精准的服务和支持。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,我们重点帮助他们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,指导他们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和资金支持,鼓励他们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,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对于有潜力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,我们组织专业的辅导团队,从知识产权管理、研发项目组织、财务规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辅导,助力他们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。对于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,我们则积极引导他们加大研发投入,开展核心技术攻关,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见证了许多企业的茁壮成长。

//
突破跨越:收获创新硕果

历经五年的不懈努力与拼搏,中韩示范区的科技创新工作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。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目前,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增长至42户,科技型中小企业40户。这些创新型企业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,在示范区的科技创新版图中闪耀着光芒,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。

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,同样成绩斐然。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并产业化,为示范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例如,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的成功落地和发展,带动了一批氢能装备制造企业的集聚,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氢能产业链。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其中的佼佼者,在质子交换膜(PEM)制氢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自主研发的PEM制氢装备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,还具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能力,为全球绿色制氢产业链提供了中国方案。在大健康产业领域,依托吉林省丰富的资源禀赋及韩国先进的产业优势,在医美、医药、食品等细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。通过加强与韩国企业和机构的合作,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示范区内的医美产业逐渐形成特色,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。

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,示范区充分发挥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,积极拓展与韩国及其他东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。以光电子信息产业园为依托,同时积极推进与韩国企业合作,促进光电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。通过这些国际合作项目,不仅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,还提升了示范区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
//
展望未来:续写创新华章

回首过去五年,中韩示范区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自豪。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科技创新永无止境,未来的征程依然任重道远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。

在未来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,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体系。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,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,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创新载体,为创新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资源支持。同时,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。

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,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历史机遇,充分发挥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,进一步拓展与韩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。积极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,组织开展各类国际科技交流活动,吸引更多的国际创新资源汇聚示范区。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创新,提升示范区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
作为一名见证者和参与者,我深感荣幸与自豪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将继续坚守岗位,与同事们携手共进,为中韩示范区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,共同续写示范区科技创新的辉煌篇章。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中韩示范区必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,成为东北亚区域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新高地。